德国职业教育中“关键能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1-05-12点击:5385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注重素质教育。
图(1)
这种素质教育在德国职业教育界被称之为“关键能力”培养。
“关键能力”的概念最早由德国的社会教育学家梅腾斯提出并得以发展,德国在职业教育中对“关键能力”的培养方式和理念,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实施的素质教育具有借鉴意义,符合职业教育满足现代人持续发展的需要,符合现代人的发展观。
德国“关键能力”的内涵和发展
梅腾斯“关键能力”概念的提出,使得德国职业教育界在培养劳动者职业能力要求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关键能力培养的理念也在实践中得到了深入发展。
“关键能力”四要素
· 职业行动能力 ·
到20世纪80年代,形成了以关键能力为核心的职业行动能力的概念,并于1987年写入了德国职业培训条例中职业行动能力是关键能力更高一级的能力概念,德国专家劳尔·恩斯特认为职业行动能力概念:
·
德国职业教育中“关键能力”培养的几点做法
①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
确立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德国双元制大学中为了培养学生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就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项来做支撑,学生在学校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同时要掌握方法技能,还要有社会能力。
这种在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指导思想下,所确定的以关键能力培养为教育的核心目标,经过20多年的教育实践表明是正确的,也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
当今的德国社会中,失业人口中高学历者大有人在,而技术工人的失业率则一直保持较低水平,这与德国重视对技术工作关键能力的培养不无关系。
②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
确立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③考核方法遵循能力培养的标准
近年来,在新的形势下,德国的职业教育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他们对各行业的培养目标和考核标准都进行修订,提出了修订考核标准的三条指导原则:
④重视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
实施教师认证制度
要培养好学生的关键能力,教师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德国对于教师任职资格有严格的标准,有完善的教师认证制度。
德国双元制教育
德国职业学校在关键能力培养上具有较强的职业导向性,贴近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符合培养合格的职业人和人格完善的社会人的需求。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双元制教育信息
电话:0838-2360789
13547041622
18980111988
四川拓程教育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凯旋国际●上美广场
写字楼A座17楼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