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为什么全世界职业教育都在向德国双元模式学习?

发布时间:2021-01-13点击:6298

为什么欧美的教育没有让孩子走高考独木桥,却可以培养出更的人才?其中就在于中学阶段就合理地实现了分流。德国的中学并没有初中,高中之分,他们的中学教育分三种类型:普通中学5年,实业中学6年,完全中学6年。普通中学或实业中学毕业的学生可以经过面试由企业选送到职业学校学习,通常为半工半读,企业给学生生活费补贴,免学费,毕业后可以直接就业。完全中学的学生可以就读中学,中学毕业可免试申请上大学。

虽然如此,但选择前面两种中学的孩子同样也有上大学的机会。更重要的是社会并没有以此来把学生分高低,无论你选择什么,都一视同仁,这是非常难得,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在德国,很多学生都会选择进入职业学校,因为德国的蓝领技工待遇工资都是十分优厚的。

德国这种双元制职业教育可谓举世瞩目并始终处于地位,也是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整个培训过程是在工厂企业和的职业学校进行,并且以企业培训为主,企业中的实践和在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很多不要求有大学毕业文凭的职业,有约三分之二的从业者在其教育经历中完成了双轨制职业培训。(他们认为能力比所谓的文凭更重要)

为什么全世界职业教育都在向德国双元模式学习?

根据培训职业的不同,培训年限为两年至两年半。提供企业培训的有手工业、工商业、服务业、自由职业和公共服务业。培训的前提是由培训岗位的申请者办理相关申请手续。一般情况下,培训生每周有三至四日在企业学习其培训职业的实践和手工技能,此外培训生每周还要在职业学校学习8到12课时的课程。课程分为针对相关职业的专业课程以及德语、政治或体育等通识课程。培训的费用由企业和共同承担,企业每月向培训生发放酬金,则承担职业学校的开支。

有助降低失业率,全球竞相学习

德国教育体系在2013年受到了经合组织的表彰。研究《学校之外的技能》显示,从学校到职业生涯的过渡在德国“非常顺畅”。据称,在2008年15岁至24岁的年轻人中,有超过90%的人在完成学校教育后找到工作或继续深造。与其他相比,这是很高的比例。此外,德国7.4%的青年失业率是欧洲更低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在其中功不可没。

这样的成就引起了许多对这种模式的注意,并且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欢迎。西班牙、希腊、葡萄牙、意大利、斯洛伐克和立陶宛于三年前在欧盟委员会的参与下与德国签订了一项协约,旨在接受德国双元制职教体系。俄罗斯也在以这种方式培养机电技师、仓储物流人员、烘焙师和厨师。在印度,首批年轻人在金属加工基础方面接受培训,巴西也在以双元制模式培养模具机械师。此外,德国与中国、泰国也有合作。在马来西亚已经有参照德国手工业师傅标准的文凭。

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以德国为榜样

中国政府也很看重这种以德国为范本的培训方式,因为日益严峻的专业人员短缺制约着“世界工厂”崛起成为由创新驱动的社会。据中国研究人员预测,2009年至2020年间预计将出现927万专业人员缺口,这意味着每年的缺口为84万。与此同时,劳动力市场上每年对专业人员的需求量将增加约300万。高校毕业生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因为他们不具备实践知识。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国务院于2014年6月决定推行职业教育改革。根据决议,中国最晚将在2020年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国中央政府支持加强与国外职业教育机构的合作。而中德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培养的人才,不仅将填补中国的专业人员缺口,同时也以为德国工业制造储备人才为要务。